Author Avatar

iker

0

Share post:

2.埃于普清真寺

埃于普清真寺位于金角湾上游的老城之外,比希腊人聚居的费内尔区还要远,并不是一般游客的选择,我怀着莫名其妙的设想,认为这里应该人很少,就兴致勃勃地去了。

要说埃于普还得先说穆罕默德。

公元7世纪的时候,麦加有个年轻人叫穆罕默德,他父母双亡,由伯父抚养长大。他被一名富裕的寡妇赫底澈雇佣为伙计。25岁的穆罕默德与赫底澈结了婚,他就有钱了,有钱了就有闲了,有闲了就可以思考一些终极问题,他就经常跑到麦加郊外的一个山洞里去思考真理,在神志恍惚半梦半醒之际奉到天启……

原来先知也是傍大款先一劳永逸地搞定经济基础才去搞形而上的玩意儿!

总之呢,穆罕默德就成为了真主的使者,开始在麦加传教。

传教这种事情,小打小闹也没人理你,搞大了的话就容易跟统治集团有利益冲突。当有很多底层人民被他半哄半吓地拉进信徒队伍后,当地的贵族集团就不乐意了,你宣传“惟有真主”,我朝觐中心供着那么多神祗每年还怎么创收?于是就开始迫害他们。

穆罕默德只好带着他的信徒去(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地方)避难了。

避难的这段时间他也没闲着,除了继续传教招募信徒之外,教义也逐渐成型完整起来。

几年后,麦地那来人邀请穆罕默德去调解两个部落的争端,他经过两年的计划和部署,于公元622年逃亡到了麦地那,这件事对伊斯兰教非常的重要,这一年也是回历纪元的起点。

那些从麦加跟随穆罕默德而来的穆斯林称为迁士,麦地那的穆斯林称为辅士。

埃于普就是一名辅士,据说先知初到麦地那的时候在他家住过,这基本相当于开了个光吧。后来穆罕默德成为一名政治家开始四处征战,埃于普就是他的掌旗手。

47年后的公元669年,伊斯兰教已成为一股强大的军事势力,信奉伊斯兰教的伍麦叶帝国一直打到了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现在的伊斯坦布尔)城下。

围城的分遣队由后来的哈里发叶齐德率领,他把埃于普带在军队里,这会儿老旗手也一把年纪了,上战场估计是没戏,但作为吉祥物带在军中安定军心鼓舞士气还是很好使的。

围城期间,年老的埃于普患痢疾去世,葬于君士坦丁堡城外。

据说他的坟墓成为了一座圣墓,连拜占庭信奉基督教的希腊人也去那里求雨(心也是够大的)。

这次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并未成功,但穆斯林经年累月地跟拜占庭打,陆上打完海里打,每年都发起战争既保持军队活力,又能顺便掠夺一番,这一打就是几百年,缠缠绵绵直到公元1453年,由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完成了这个夙愿。

据说土耳其人围城时,看见坟墓里有光线射出,这才发现了埃于普的墓地……这个传说的槽点太多了……

不管是编的还是真的(当然是真的!严肃脸),征服君士坦丁堡五年后,穆罕默德二世下令在发现墓地的位置修建了功能齐全的大清真寺,而这里也成为土耳其最神圣的穆斯林圣地,受到阿拉伯穆斯林和土耳其穆斯林的尊崇。

而在穆罕默德二世之后继位的历任奥斯曼苏丹,都是在这里接过祖先“加吉”的宝剑。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是想表达,我一开始的判断到底有多大的错误。

因为这个清真寺,真-的-好-多-人!

而且不是一般游客多,是穆斯林朝觐者。在一片黑衣黑头巾的中东脸中我们俩就默默变成了大熊猫。

寺的规模不是很大,形制和结构几乎完全是模仿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征服后的所有清真寺几乎都是这种形制,只是体量和细节的不同而已,从某种角度来说,奥斯曼人继承了拜占庭的建筑理念。

穹顶装饰很朴素,第二圈的阿拉伯文花纹是伊斯兰教装饰题材的特色。

埃于普虽然也是苏丹委托修建的,但内饰并没有采用大量瓷砖贴面,低处用了大理石装饰。

穹顶的支撑结构沿袭自圣索菲亚大教堂,大穹顶下面是帆拱,帆拱下面再用小穹顶去平衡,最后支撑在柱墩上。因为穹顶没有圣索菲亚和蓝色清真寺那么大,柱子也就苗条一些。

礼拜堂也很朴素,在参观区和礼拜区之间也没有栏杆。

朝向麦加的米哈拉布也还算朴素,这种金色装饰还真的有点像希腊东正教。

站那儿看了一会儿,发现很多穆斯林妇女都好奇地看着我,尽管是善意的还是觉得不大习惯,从空气人突然变成大熊猫也是需要点儿能耐呢。

庭院里有个屋子,穆斯林们纷纷在那里瞻仰,估计是埃于普墓地吧,我也没好意思凑过去看。

清真寺周围是陵园。

沿清真寺是热闹的生活区,街上很热闹。

我们往金角湾下游走去,准备去卡里耶博物馆。

土耳其是很多园艺花卉的发源地,西欧花园的很多花都是威尼斯人从小亚细亚的野外或是苏丹的花园里带过去,然后选育栽培的。

在路边吃土耳其烤肉。

大概很少有游客在这一带闲逛,伙计和老板都很兴奋。

伙计跑来问:“Where are you from?”

“China”

“ah!Qin!”

陈总疑惑了一下,他哪儿懂这个,展现我文化水平的时候到了,我赶紧回答yes!转头教诲他:“土耳其语里说中国就是çin!秦!”看看,要是没有我,他还以为人家说chinese发音不标准呢!

我们正吃得高兴,老板挂了个手风琴坐门口开始演奏,也太文艺了吧!然后迅速围了一圈周边闲人观赏。

埃于普清真寺附近还有著名皮埃尔·洛蒂咖啡馆,位于山顶,是俯瞰金角湾的最佳地点,不过当天多云,也没什么心情去寒风里看风景。

皮埃尔·洛蒂是法国的海军军官,也是一名东方旅行家,他不仅到过伊斯坦布尔,还去过日本,八国联军时期也到过北京。他和这个咖啡馆的故事类似于“大明湖畔的夏雨荷”之类的爱情故事,没什么意思。

皮埃尔最著名的身份是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东方异国情调。其实小说写得好不好,是不是充满讨厌的殖民者气息我是不知道啦,不过他一定是个爱猫者!

我很喜欢的画家亨利·卢梭(我好像没什么说服力,但是毕加索也喜欢哈哈哈)为皮埃尔画过一幅肖像画,皮埃尔戴着一顶土耳其毡帽,叼着一根香烟,旁边是他的宠物猫苏力思(法语Souris,老鼠的意思)。

卢梭的脑洞就是这么诡谲,这难道不是一只猫鼬吗?

皮埃尔写了一本并不出名的散文叫《双猫记》,讲述了他养的黑白花安哥拉猫和偷偷从中国上船跟着他的一只灰猫的生活,里面详细记录了他如何被喵星人(尤其是那位中国猫)脑控的过程(误)……他甚至为猫也印制了名片……

皮埃尔说这只中国偷渡猫外貌不太好看,灰突突的瘦长身子三角脸尖耳朵,但是花了很多笔墨深情赞美她迷人的会说话的金黄色双眼(警察叔叔,就是这个摄魂工具!),当然最后还是脑控成功,他千里迢迢将她带回了法兰西。(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俘虏过程,猫奴边看边点头,心领神会!)

相比风格诙谐的肖像画,真人照片就容易引发被殖民地人民的家国仇恨……

耶,我最后还是把话题扯到猫上来了,真是一个鞠躬尽瘁的猫控啊!

土耳其猫的国(1.伊斯坦布尔的猫和狗)
非典型新疆(夏特—特克斯:八卦城到底谁修的?)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