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vatar

iker

0

Share post:

今天要暂时离开京都,去北近畿丹后半岛看看。
早早起床退了房,把箱子寄存在酒店,到京都站坐JR。
这趟旅程要坐JR西日本到福知山,换KTR北近畿铁路到宫津或天桥立,然后坐丹海巴士到伊根町。
在自助售票不能买跨公司的票,需到人工售票处去买。
事先在纸上写好了目的地,售票员很熟练用写字和敲计算器的方式很快跟我完成了沟通,出了票,又打了一张换乘站及车次时间的单子,清晰明确,真是有效率!
唯一的问题是时间有点早,本来计划是坐9:00的车,结果坐上了8:00的。看来按北京效率打富余不是很合理。
车上人不多,对面进京都的车倒是不少人。

车过岚山,田野、人家、山峦,京都往西一路之景。
检票员看了我们的票,用日语跟我们解释了一件事,很神秘,我只听懂了用英文说的4和5,其他都没懂,但是蜗牛频频点头表示明白。
检票员走了我问他,说的什么?他说,不知道。
……不知道你瞎答应什么!!!
后来果然,到了绫部我正阖眼打瞌睡,检票员跑过来急匆匆叫我们下车,我们完全没搞懂,不是要到福知山才换车?
旁边一个大叔看我们鸡同鸭讲了半天,终于看不下去了,用英文给我们解释了一下:这车到绫部就分开了,后半截去西舞鹤,前半截才去福知山,我们现在在6号车厢,所以得去4或5号车厢。
我靠原来如此!这也太难揣摩了。
跑到5号车厢坐下,我指责他胡乱答应,他委屈地说,可是我不明白他就说更多的日语,说多少也听不懂啊!



日本这人口密度真不是吹的,铁道一路,几乎没有明显的村庄界限,一片又一片的聚居地几乎没有断过。
但还是不理解,中国人多吧,房子多,人更多,到处都是人,怎么日本就只见房子不见人呢?

总而言之呢,我们到了福知山,正好赶上一班观光列车。
复古范儿,其实就是车很旧啦,不过内部改造过,中间部分是面朝窗外的座椅。

北近畿铁路KTR比JR有意思,感觉两边的树枝灌木都贴在车上。
车开得不快,每个小站都停,很像小时候坐的绿皮慢车:每一个村庄小站都停,农民往上搬东西,座位底下的鸡鸭嘎嘎乱叫,车厢里跟动物庄园一样。
不过这车上没几个人,非假日除了大城市到处都冷冷清清。
有一对可能是香港游客,年纪都已不轻,手机相机忙个不停一直在摆出各种夸张表情造型自拍互拍,看看我们这未老先衰的,真是汗颜。

离京都大阪的都市圈越来越远,两侧几乎没有了平原,田地变成梯田,土地紧张起来。
房屋比较老旧,除了好看一些,整个感觉倒是跟中国南方的普通乡村差不多。

我事先邮件跟伊根民宿的老板说坐宫津站12:24出发、13:34到达的巴士。到天桥立时间还早,才11点,
时间充裕,先去吃饭。
出站有点懵,本来想象中应该跟着人流即可,结果路上空空荡荡连个鬼都没有,也看不出哪条路热闹些。
凭感觉选了一条路,大部分店铺都没开,我怀疑只有周末才开。
有一小段在修路,又是前后各站了好几个人在指挥交通,偶尔有个车过,人也不过数个而已。
唉,前几天半夜12点从西二环回家,二环大概有1公里的路段在施工,居然前头连个提示都没有,活活堵了半小时,心塞。
终于找到饭吃,海鲜丼味道一般,虾很甜但鱼部位不大好,不过解得饿,又便宜,也就不在意了。


吃完看看时间离要坐的巴士还有1个多小时时间,查了一下地图和巴士时刻表,决定走过天桥立沙洲,到元伊势笼神社前去坐巴士。
居然不用买票,不习惯。

又是野餐的小朋友,到底,上不上学?

天桥立以海中天然形成一条堤坝式沙洲,且长满松树为奇,列为日本三景之一。
之前做功课看了无数游记也没觉得有任何吸引人之处,无论怎么俯瞰,也觉还好。
当散步道倒是不错,清静有树荫,松树挡住了大部分的海风,心情很安定。



游人极少,倒是健步的老人遇上好些。



桥立小女郎……扶额。

这段3.6公里的沙洲,景色算不得绝美,像日本大多数自然风景一样,有种平易近人的温和气质。



走出沙洲了。


路边的町家仍然安安静静,只有海风的声音。




在神社前等车,虽然是阴天,但空气通透阳光仍是眩目。
我的肉肉还从没开过花呢……

丹后巴士颜色鲜艳,设施跟京都的一模一样。
在日本觉得最值得羡慕的就是几乎不存在的城乡差距,硬件无差,服务无差,不用提心吊胆。

巴士晚到了几分钟,我跟司机确认了到“INE”(伊根),上了车。
车上都是老爷爷老奶奶,我们俩看上去就很奇怪。
坐下之后发现好像要拿整理券,还没坐过要拿券的巴士,跑到门边研究了半天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围观的老奶奶们很着急,极力跟我解释了一通,我眨巴眨巴眼睛,表示不解,然后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日语跟我解释,更不懂,司机在后视镜里看到,也跟我解释,我还是没懂……感觉正常人类发现你是外国人都会尽量用肢体语言解释,但日本人不会,他们会用更多的日语淹没你……
最后一个老奶奶手臂交叉,给我比了个大大的“X”,又指了指座位,我挠挠头,好吧,这个看懂了,我坐回去吧。
(后来经过不懈观察发现他们其实不怎么拿整理券,下车投币就行,也是靠自觉。而且也发现,整理券是开门才会出券,门关上就缩回去了,难怪呢……)
巴士沿海岸开了一段就进了山,道路不宽但路况很好,车也少,到人口密集的村庄巴士就在小路里转来转去,在每一个小站停靠。
非常体贴的是,村落里站与站之间距离非常短,有时候只有50米,但仍然有站。到诊疗所之类的地方还会进院落停在门口,如果下雨,便是出门即上车,对老人来说极为便利。
跟中国公交车的习惯不一样,它不要求你“提前准备上下车”,倒是要求你车辆行进时不要站起来在车厢内走动。
车停稳,起身,拿好东西,走到门口,有时候还换零钱,投币,跟司机互相致意,再下车。
等车也是,车停稳,从凳子上站起来,走到门口,上车,找到座位,坐下,车才开动。
由于乘客大多是步履蹒跚的老人,这两个过程简直像慢镜头一样,但是司机和乘客都不会着急。
多么体面的公共服务!
日本已经脱离了某种因为人多或是公共资源紧缺而让大家不得不处在紧张状态的因陋就简,不得不承认,这种“你体面我也体面”的行为模式真的让人舒服。
开到伊根湾游船码头,司机停下车,特地跑到最后一排来问我们是否应该在这站下车。
我用下载的巴士时刻表给他指在“伊根”下,他点点头,又回去开车。
到伊根站,我们跟车上的老人们道别,投币并感谢了司机。
到日本觉得自己特别有礼貌有没有?而且每一次礼貌都有个去处,不会让笑容尴尬地滞留在脸上。

近畿十五日(13.嵯峨野村庄和大觉寺)
近畿十五日(15.若狭湾伊根舟屋)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