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vatar

iker

0

Share post:

大多数时间都在街上乱逛荡,走得腿都软了。
南京地铁蛮好笑的,经常有个前缀,报站的时候有种歪国人的感觉。

下地铁走错路了,还蛮喜欢这个的,有点天真的感觉。

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绿树成荫啊,道路比较狭窄,是行人的尺度,非常有安全感,喜欢。
为什么我在北京待了快10年从没去过清华北大,一出门老爱去大学呢?

颐和路公馆区
这片真的很舒服,都是住家,安静,房屋也和谐优美。
民国时期给南京留下最珍贵的就是梧桐,不仅是景观、绿化、或是特色,最重要是它限制了街道的尺度,街道在一个两侧枝叶可达的范围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有安全感的街区,街道两侧有相互的关联,这是街道保持活力的重要要素。
我观察了一下,南京除了一些后期拓宽道路,大多保持在四-六车道约20米左右,这是合理的宽度,大约就是你在街道这侧,能看清对面的行人和小商店招牌的距离。
像长安街这种宽度的街道,两侧基本就毫无关联,走在一侧根本不想去对面。即使是西单,两侧的商店也是相对独立的,加之街道中间栏杆阻隔,过马路必须通过天桥或地下道,联系就会少。车本位的街道缺乏街道的活力,让人无法驻足和随意往来。

这一整个片区都维护得很好,托省委的福,没有拆迁。我是不太懂那种拆得剩一栋孤零零的“文物保护单位”周围高楼林立是要干嘛?失去了语境根本无法体现出保护的意义。

沿街都刷成了一样的淡黄浅灰,这个嘛,不予置评。


好喜欢这种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感觉。



民国政府高官们的官邸好像现在是省委高官们住着,反正也还是不能进去看,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算是功能的延续吧。绕着外墙转了两圈看看外观。
每栋都各有特色,因为领导干部住着,不得不说修缮得也很好。使用中的保护才是古建筑保护的正道,保留外观,内在尽可能现代化,才会更长久地留存。



评事街一带
比较忌讳使用拆字,都用“搬迁”,不过看起来还是挺伤感的。
老旧的生活社区到底该不该保留,这事儿我好像没有一个太能说服自己的立场,大多数时候我都站着说话不腰疼觉得不该拆,用一种诗意的态度去想象,但住在这些地方的人未见得这样想。
比如我奶奶,她偶尔会说以前住平房在天台种花晒太阳的事情,但是她去澳门回来就很嫌弃:“路又窄房子又破。”而对各种新区赞叹不已,其实她真的自己去新区也极为不便,但她仍然喜欢高楼林立道路宽阔。
所以大概这是件很琐碎又复杂的事情,如若可以架设所有市政设施(水电气),居民自行根据需要改装内部设施,而外部修旧如旧政府补贴大概是最好的途径,但是由于各种扯不清的问题,最后可能费力还不讨好,全部铲掉重来反而快且成效显著吧。

看见好多晒菜的,是做梅干菜吗?


先锋书店
走到了就顺便进去看看

还蛮喜欢它的空间感和照明设计。
冷光作为主光源,暖光局部辅助,让光线明亮又比较柔和,让比较冷酷的原车库空间不至于太空旷和没有安全感。

这个空间过渡很喜欢,这算是车库的先天福利吧,不用爬楼梯不知不觉地进入另外一个空间,两侧的书弱化过渡有点超市扶梯设计的感觉,走走翻翻就上去了。

车库空间的先天福利之二就是纵深,啊,天知道我多讨厌在书店里上上下下啊,全都在一层真的很幸福。

一眼到底也比较有个耗时的心理预期。

局部照明设计很有爱

上海路还是宁海路忘了。
这个社区旁边的人行道设计很喜欢,规则无障碍,与非机动车道间有绿化带隔开,独立也更舒适。小区里的绿化延伸到街道也是很好,如果没有栅栏相隔,只靠灌木就更好,不过,好像不可能。
虽然旁边就是车流较大的干线道路,但因为人行道相对封闭,走起来也很愉快。
因为灌木高度较低,晚上也视野通透不会有不安全感。

梅园新村一带。
这片旅游开发得太厉害,建筑都有点面目全非了,不好。
但是仍然要赞美这尺度合适的街道,街道窄了车辆速度降低,如果再放弃正方格局就更能让车辆自动减速,自然也不用在人行道上立栏杆不让行人随意穿越马路了。
简单把马路修宽是解决不了行人和车辆的矛盾的,主干道之余必须有片状的街道社区,它的内部必须是整体化的,把每条路都修宽只会让城市支离破碎无从沟通而已。

高云岭一带。
好喜欢这栋小楼,它简直是市中心的典范式住宅,二层小楼,有阳台,院子不大,有棵大树绿荫足够遮蔽,外面则是热闹的生活社区。


这片社区也不错,比颐和路更市井一点。

城南中华门一带
这一带跟北京似的修了不少遮羞墙
又是拆迁,这边用“征收”。








石鼓路的天主堂,颜色搭配还挺可爱。

南京很适合闲逛,小街巷非常多,热热闹闹的,逛起来好开心。

一个人在南京 中华门
一个人在南京 吃啊吃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